二、變革性實踐恢宏壯闊
縱觀宇宙演化、人事代謝,變是天地恒常之道。察人類歷史“古今之變”,在特定的歷史節(jié)點,以變應變、順勢而變是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向更高層次躍升的制勝之道。新時代以來,我國內外環(huán)境發(fā)生復雜深刻變化,一連串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(xiàn),一股腦新矛盾新挑戰(zhàn)接連冒頭……河入峽谷、風過隘口,正是緊要之時。站在民族復興“關鍵一躍”的歷史當口,要在危機中育新機、于變局中開新局,迫切需要通過系統(tǒng)變革實現(xiàn)動力升級,助推“中華號”巨輪劈波斬浪,突破“問題島鏈”,穿越“矛盾漩渦”,全速平穩(wěn)駛向更加遼闊的海域。
【今日史記】放管服改革
放管服,是簡政放權、放管結合、優(yōu)化服務的簡稱。“放”即簡政放權,降低準入門檻;“管”即創(chuàng)新監(jiān)管,促進公平競爭;“服”即高效服務,營造便利環(huán)境。這是黨的十八大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、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一項重大舉措。
新時代春潮涌動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、銳意進取,吹響了改革再出發(fā)的嘹亮號角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進程中,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、十九屆四中全會《決定》“姊妹篇”一以貫之,串起了“中國之變”“中國之治”的路線圖,擘畫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(xiàn)代化的宏偉藍圖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制度保證。
【今日史記】農村土地制度改革
農村土地制度改革,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農村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,主要是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、農村宅基地、征地制度等改革。2014年12月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《關于農村土地征收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、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》。此后,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國各地逐步推進。
在“面”上鋪開,覆蓋全方位、各領域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我國走的是一條漸進式改革之路,由農村到城市、由體制外到體制內、由經濟領域到其他各領域,逐步漸次展開。改革進行到現(xiàn)階段,其關聯(lián)性、耦合性、系統(tǒng)性越來越強,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靠零敲碎打、修修補補已很難奏效,必須全面推進、系統(tǒng)集成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全面深化改革注重從整體上謀篇布局、排兵布陣,先后出臺了2000多項舉措,涉及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、生態(tài)文明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各領域,推動改革全面發(fā)力、多點突破、蹄疾步穩(wěn)、縱深推進,從夯基壘臺、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、積厚成勢,再到系統(tǒng)集成、協(xié)同高效,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,許多領域實現(xiàn)歷史性變革、系統(tǒng)性重塑、整體性重構??梢哉f,十年來改革全面開花、多點綻放,構成了新時代改革開放“百花爭艷圖”。
【今日史記】深化司法體制改革
深化司法體制改革,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,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(xiàn)代化的重要舉措。黨的十八屆三中、四中全會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出了重大決策部署,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。比如,推進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4項改革試點、完善法官員額制等基礎性改革的配套制度、推進訴訟程序制度和審判機制改革、積極推進人民法院組織機構改革、扎實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等。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任務。
在“點”上突破,敢于啃硬骨、涉險灘。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(qū),可以說容易的、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,好吃的肉都吃掉了,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、難涉過去的礁石灘。凡是硬骨頭、礁石灘存在的地方,都是思想桎梏大、體制障礙多、利益固化深的領域,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破冰也非強力推進不可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全面深化改革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,直擊要害、觸及本質,向矛盾集中的領域下手,向利益固化的地方開刀,解決了多年來積重難返的“老大難”問題,使長期以來困擾著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“老毛病”得到根治。
【今日史記】計劃生育政策調整
為進一步改善我國人口結構、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(fā)展,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逐步調整計劃生育政策。2013年12月21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(fā)《關于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見》,提出單獨兩孩的政策。2015年12月31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作出《關于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》。2021年6月26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(fā)《關于優(yōu)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(fā)展的決定》,提出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。
在“實”上用力,持續(xù)砸錘子、釘釘子。改革必定涉及深層次的利益調整,“動了誰的奶酪誰就反對”,難度和阻力也會越來越大,必須盯住抓、反復抓,否則就會功虧一簣。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、親自部署、親自督促,密集主持召開會議研究落實,一項舉措一項舉措地推,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抓,一個節(jié)點一個節(jié)點地盯,以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的韌勁,將改革進行到底,善始善終、善作善成。在黨中央的強力推進下,眾多“中梗阻”現(xiàn)象被破除,無數(shù)“最后一公里”被打通,全面深化改革的紅利正在各個領域充分顯現(xiàn)出來,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動力活力源源不斷地涌流和迸發(fā)。
三、突破性進展前所未有
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,世界經濟從國際金融危機之后陷入低迷,許多國家發(fā)展乏力,有人稱之為人類“小冰河期”,而中國卻在如此短的時間內,全方位實現(xiàn)了突破性進展,發(fā)生了“當驚世界殊”的巨變。這些巨變范圍之廣、程度之深、影響之大,不僅是歷史性的,更是世界性的,深刻改變著國家、民族和人民的面貌,也影響著人類發(fā)展的走向。
我們說這十年突破性進展史無前例,如果拉長時間線索、放寬空間界面,更能看清楚這一點。很多領域的發(fā)展不僅是數(shù)量級的持續(xù)性累加,更是層次上的跳躍式提升,不僅是力量、程度、范圍的平面拓展,更是理念、格局、境界的立體破圈,可以說黨和國家事業(yè)是大踏步向前推進、大跨度向上攀升。
這是綜合國力大幅躍升的十年。十年來,我國國民經濟量增質升,“顏值”“氣質”俱佳,經濟發(fā)展平衡性、協(xié)調性、可持續(xù)性明顯增強,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萬億元大關,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一萬美元,“三次產業(yè)”“三駕馬車”比重持續(xù)優(yōu)化,新時代中國經濟穩(wěn)健奔跑。“嫦娥”系列飛天攬月、“天問一號”造訪火星、中國空間站迎來“常駐民”、“雪龍2號”挺進極地、“九章”量子計算機問世等大國重器驚艷世界,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、港珠澳大橋跨洋過海、“東數(shù)西算”網(wǎng)絡神州等超級工程捷報頻傳,5G、大數(shù)據(jù)、云計算、物聯(lián)網(wǎng)、新能源汽車、智能手機、工業(yè)機器人等最新應用領先全球。今天,中國制造、中國質造、中國智造正在共同發(fā)力,創(chuàng)造令世界更加刮目相看的嶄新奇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