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
重為輕根,靜為躁君。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。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。奈何萬乘之主,而以身輕天下?輕則失根,躁則失君。
【解釋】 重是輕的根本,靜是動的主宰。因此,圣人終日行走不離開輜重。雖有豪華的生活,卻不沉溺在里面。為什么身為大國的君主,卻輕率地對待天下的事情呢?輕率必然喪失基礎,妄動必然喪失主宰。
第27章
善行無轍跡;善言無瑕謫;善數(shù)不用籌策;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;善結(jié)無繩約而不可解。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 。是謂襲明。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師;不善人者,善人之資。不貴其師,不愛其資,雖智大迷,是謂要妙。
【解釋】 善于行路的,不留轍跡;善于言談的,不留話柄;善于計算的,不留籌碼;善于關閉的不用鎖具卻不能打開;善于捆綁的,不用繩索卻不能解脫。因此,圣人總是善于救人,所以沒有廢棄的人;總是善于用物, 所以總是沒有廢棄的物;這就叫做內(nèi)在的聰明。所以,善人是惡人的老師, 惡人是山熱病的借鑒,不尊重他的老師,不愛護他的借鑒,雖自以為明智 而實際上很糊涂。這就是精深奧妙的道理。
第28章
.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谿。為天下谿,常德不離,復歸于嬰兒。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。為天下式,常德不忒(te:四聲),復歸于無極。知其榮,守其辱,為天下谷 。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復歸于樸。樸散則為器,圣人用之,則為官長,故大制不割
【解釋】 知道什么是雄強,卻安守柔弱,甘作天下的溝溪。甘作天下的溝溪,永恒的德就不會離失,回復到初生的嬰兒的狀態(tài)。明知什么是明亮,卻安守黑暗,甘作天下的模式。甘作天下的模式,永恒的德就不會丟失,回復到最終的真理。明知什么是榮耀,卻安守卑辱,甘愿作天下的川谷。甘作天下的川谷,永恒的德才可以充足,回復的純樸,純樸分散就成為器具,圣人們用它們是發(fā)揮他們的長處。所以,大的器具是完整的。
第29章
將欲取天下而為之,吾見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不可為也,不可執(zhí)也。為者敗之,執(zhí)者失之。是以圣人無為,故無敗;無執(zhí),故無失。夫物或行或隨;或歔或吹;或強或贏 ;或挫或隳。是以圣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
【解釋】 打算治理天下用妄為的辦法,我看他是得不到什么的。天下詩歌神圣的東西,是不能妄為的。妄為的人要失敗,想據(jù)為己有的要丟失。所以一切事物有前行的有后隨的,有輕噓的有急吹的,有強壯的有瘦弱的,有小挫的有全毀的。所以圣人要去掉極端的奢侈的過分的措施。
第30章
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強天下。其事好還。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。大軍之后,必有兇年。善有果而已,不敢以取強。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驕,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強。物壯則老 ,是謂不道,不道早已。
【解釋】 用道輔助君王的人,不用兵力在天下逞強,這事容易得到報應:軍隊駐過的地方,就會長滿荊棘。大戰(zhàn)之后,必定有荒年。善于用兵的只求有個 好結(jié)果就行了,不敢用兵來逞強。有好結(jié)果了,不要自高自大,有好結(jié)果了不要夸耀,有好結(jié)果了不要驕傲,有好結(jié)果了要看成是出于不得已,有好結(jié)果了不要逞強。事物壯大了就會衰老,這就叫不和乎道的原則,不和乎道的原則必然消亡。
第31章
夫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。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為上。勝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。夫樂殺人者,則 不可得志于天下矣。吉事尚左,兇事尚右。偏將軍居左,上將軍居右。言以喪禮處之。殺人之眾,以悲哀泣之,戰(zhàn)勝以喪禮處之。
【解釋】 兵器是不吉利的東西,誰都厭惡它,所以有道的人不仰仗它。君子平時以左邊為上,打仗時就以右邊為上。兵器是不吉利的東西,不是君子的東西,不得已而用它,看輕一些為好。勝利了也不要看成是美事。如果看成美事,就是喜歡殺人了。
喜歡殺人的人,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了。吉慶事以左邊為上,兇喪事以右邊為上。偏將軍在左邊,上將軍在右邊,就是說用辦喪事的規(guī)矩來處理。戰(zhàn)爭殺人眾多,要帶者悲痛的心情參與,就是戰(zhàn)勝了也要用辦喪事的規(guī)矩來處理。
第32章
道常無名、樸。雖小,天下莫能臣。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賓。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。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將知止,知止可以不殆。譬道之在天下,猶川谷之 于江海。
【解釋】 道永遠沒有固定的名稱。樸雖然小,天下沒有誰能支配它。到侯王的如果能守著它,萬物將會自動歸從。天地之氣相合,就會下雨。人們沒有指使它,它卻自然均勻。開始有制度就要有名稱,名稱既然有了,就要適可而止。知道適可而止可以避免危險。比如道為天下所歸,就像江海為一切河流所歸一樣。
第33章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知足者富,強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壽。
【解釋】 能認識別人的叫做智,能認識自己的叫做明。能戰(zhàn)勝別人的叫做有力,能戰(zhàn)勝自己缺點的叫做剛強。知道滿足就感覺富有,堅持力行的就是有志氣,不迷失本性的就能長久,死而不被遺忘的就是長壽。
第34章
大道汜兮,其可左右。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,功成而不有。衣養(yǎng)萬物而不為主,常無欲,可名于小。萬物歸焉而不為主,可名為大。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
【解釋】 萬物依靠它生存而它從不說什么,成功了它不據(jù)為己有。養(yǎng)育了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宰,經(jīng)常沒有欲望,可稱為渺小;萬物想它歸附而它不自以為主宰,可以稱之為偉大。因為它到底不自以為偉大,所以才成為偉大。
第35章
執(zhí)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安平太。樂與餌,過客止。道之出口,淡乎其無味,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,用之不足既
【解釋】 誰要掌握了道,天下人都要向他投靠。都來投靠也不會互相傷害,大家都和平安泰。音樂與美食,能使行人停步。道要說出來,卻淡的無味??此床灰?,聽它聽不到,用它用不完。